十四五文旅规划出炉,一文速览内容要点

十四五文旅规划出炉,一文速览内容要点

房产资源网 2021-06-12 16:33

6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通过研读,伟光汇通将《规划》中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十四五”期间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服务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推进文旅融合等建设规划内容遴选如下。

规划在序言中提到,“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和旅游既要在展示国家形象、促进对外交往、增进合作共赢等方面发挥作用,也要注意防范逆全球化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风险。从国内看,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序言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文化和旅游既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需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当前,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依然存在,文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不完全匹配,与高质量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突发公共事件等也将给文化和旅游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此次《规划》的发布,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部署。

01

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赋能作用,全面塑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优势。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层次改革;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

坚持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大众旅游深入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不断提高,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人次稳步增长,出境旅游健康规范发展。

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日益完备,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市场在文化和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市场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优秀文艺作品、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文化和旅游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02

规划部署

第四章 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开展宣传展示交流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

第六章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二)推进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推动试点城市建设成为示范城市、区域文化和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

第七章 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和“旅游+”“+旅游”,提供更多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完善综合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旅游业体系,努力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推进大众旅游

坚持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发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特色化、多层次旅游需求。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拓展旅游消费领域。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惠民措施,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力度。

推动完善国民休闲和带薪休假等制度。引导各地制定实施门票优惠补贴等政策。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游客文明、安全、理性、绿色出行。聚焦旅游目的地建设,创新全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质量。发展夜间旅游和假日经济,拓展旅游时空范围。

(二)积极发展智慧旅游

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发展。加强智慧旅游相关标准建设,打造一批智慧旅游目的地,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示范项目。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建设景区监测设施和大数据平台。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推动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培育云旅游、云直播,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鼓励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发展,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

突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推进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举办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组织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创新红色旅游展陈方式,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活力。

(四)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

创新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认定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善A级旅游景区评定和复核机制,有序推动旅游景区提质扩容。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海洋、冰雪、城市文化休闲等特色旅游目的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发展专项旅游和定制旅游产品。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推动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和线路建设。发展海洋及滨海旅游,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实验区)建设。推进低空旅游、内河旅游发展。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冰雪、避暑、避寒等气候旅游产品。认定一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发展老年旅游,提升老年旅游产品和服务。

(五)完善旅游公共设施

优化旅游公共设施布局,增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进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游客服务中心等标识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厕所。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进入通达性和便捷性。完善旅游绿道体系。加强节假日高速公路和主要旅游道路交通组织、运输服务保障、旅游目的地拥堵预警信息发布。提升旅游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制定出台残疾人、老年人旅游公共服务标准规范。

(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度。推动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的产品创新,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加强导游专业素养、职业形象、服务品牌建设。优化住宿供给,支持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创新发展。提升旅游餐饮品质,推动旅游餐饮与文化结合,发展美食旅游。开发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推广“创意下乡”“创意进景区”模式。

第八章 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做优做强国内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提升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

(一)培育各类市场主体

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加强政策引导,改善营商环境,培育骨干文化和旅游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二)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依法依规开展失信惩戒。开展文化和旅游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推动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加强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建设文化和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推进“互联网+监管”,构建业务全量覆盖、信息全程跟踪、手段动态调整的智慧监管平台。

(三)加强行业管理和服务

开展平安文化市场建设,建立旅行社动态管理机制。健全旅游住宿业标准的监督实施机制。规范在线旅游经营服务,对在线旅游等新兴业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完善应急体系,开展行业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旅行安全提示。建立便捷高效的旅游投诉受理和反馈机制。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行业治理。

(四)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全面落实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完善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及时查处整治突出问题,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维护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稳定。

第十章 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依托文化文物资源培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位,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提升硬件和优化软件并举,提高服务品质和改善文化体验并重,在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中增加文化元素和内涵,体现人文关怀。

(二)以旅游促进文化传播

发挥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用好旅游景区、导游人员、中外游客等媒介,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推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成为旅游目的地,培育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

(三)培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

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文化主题酒店、特色节庆展会等提质升级,支持建设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鼓励在城市更新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盘活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第十一章 提升文化和旅游发展科技支撑水平  

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

(一)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体系。认定和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强化公共服务和科技支撑能力,形成上下游共建的创新生态。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

推进文化和旅游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加强文化和旅游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数据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数据挖掘应用,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业监测、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以信息化推动行业治理现代化。

(三)提升行业装备水平

加强文化和旅游装备行业研究,支持开展基础技术研发,提升企业设计制造水平,逐渐形成国产装备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新技术、新材料在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中的应用。大力发展演艺、公共文化、游乐游艺、旅游新业态等领域相关装备制造业,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增强装备技术供给能力。

(四)推进标准化建设

健全标准化协调机制,完善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在新产品新业态、公共服务、市场秩序与质量评价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加强标准宣贯和实施,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以标准化引领质量提升。积极参与标准国际化工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第十二章 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坚持东中西互补、点线面结合,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重点,培育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革命文化继承弘扬样板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形成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均衡协调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布局。

(一)完善空间布局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全面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体现各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文化和旅游空间布局。

(二)建设国家文化公园

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坚持点段结合,统筹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一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京津冀三地文化和旅游协同机制和平台建设,支持雄安新区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持续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合作,共建人文湾区、休闲湾区。提升长三角地区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一体化发展水平,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建设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建设,将大运河沿线打造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域。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强东北地区全域统筹,培育冰雪旅游、康养旅游和休闲农业业态。

以更大改革力度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文化领域有序开放,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深入挖掘和利用中部地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响文化和旅游品牌。

推动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

(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旅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在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项目。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文化和旅游联动发展。加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保留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打造城乡文化品牌,提升城乡文化品位,在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预留文化和旅游空间